【技术解析】一文剖析什么是无人机反制的多层次防御
发布时间:
2025-10-04
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为军事、民用领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侵犯隐私、威胁国防安全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构建完善的反无人机作战技术体系,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关键。无人机反制的多层次防御,正是通过整合探测、干扰与物理处置等技术,形成从 “发现威胁” 到 “消除威胁” 的闭环体系,为复杂环境下的空域安全保驾护航。
多层次防御的核心技术构成
01
探测系统
探测系统负责发现和定位无人机,是防御的起点,其核心组件包括射频探测器、雷达系统、光电传感器、声波探测器等。

射频探测器
射频探测器通过捕获射频信号并提供有关其存在、强度和特性的详细信息,例如捕获无人机通信信号,识别型号和位置,探测距离1-8公里。
雷达系统
雷达是低空监测的常用设备。以武汉雷可达科技有限公司226系列低空安防雷达为例:

雷可达226系列低空安防雷达
雷达一般使用X波段、C波段、S波段等波段,采用脉冲多普勒体制、有源相控阵技术等,能在复杂环境下精确探测无人机等 “低慢小” 目标。量程距离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不同型号的雷达,例如雷可达的这几款雷达,量程可覆盖1.5-25.0km,适用于边境、机场、军事基地等重点区域内低空飞行的无人机、飞行器的探测、警戒和目标指示,还可实现高精度定位与全天候监测。

雷可达光电实景图
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可通过光学摄像头、红外热像仪等设备直接获取目标的视觉和特征,适合夜间、雾天或对目标确认要求高的场景。
以武汉雷可达雷光一体机为例,其凭借窄视场、高分辨率成像特性,可搭配不同雷达,发挥不同探测功效。白天用摄像机呈现无人机外形细节、黑夜用红外热像仪捕捉热辐射,精准分辨目标是无人机、飞鸟还是杂波等目标类型。
声波探测器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声波探测器利用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来作为探测源进行探测的设备称为超声波探测器,一般用于探测移动物体。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发射, 通过被测物体的反射、回波接收后的时差来测量被测距离的,适合城市环境。
02
干扰系统
通过电磁信号切断无人机通信与导航功能。核心组件包括射频干扰器、GPS 干扰器、便携式干扰枪等,采用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支持频段扩展与实时参数调整。

武汉雷可达全向反无系统&海东青定向反无系统
以武汉雷可达猫头鹰全向反无系统为例。武汉雷可达的猫头鹰全向反无系统是通过综合运用雷达探测、干扰、诱骗及增配频谱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无人机的有效探测、识别、控制和干扰。
“猫头鹰”反无人机系统由侦控单元、电磁干扰单元、诱骗单元和指控单元四个部分组成,2-3.5Km内采用雷达与频谱双重探测和识别,1KM 内进行诱骗与无线电干扰双重,高增益定向天线,单通道功率 25-30 瓦,能量集中,精准干扰距离 1-5 km,系统自动执行防御计划,遇黑飞无人机即启动打击或导航诱骗措施,确保区域安全。
03
物理处置系统

网捕无人机系统(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物理处置系统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移除或摧毁无人机,核心组件有捕网枪、拦截无人机、激光武器、高能微波等装置,例如发射电磁脉冲,物理处置系统通常与干扰系统协同操作。
综上所述,无人机反制的多层次防御通过 “探测 - 干扰 - 物理处置” 的分层协同,既实现了对低慢小航空器威胁的精准感知,又能通过高效机制完成从信号压制到物理摧毁的闭环应对,为复杂场景下的空域安全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随着无人机技术持续迭代,这一防御体系也将在技术优化与机制完善中不断升级,进一步筑牢公共安全与关键设施防护的 “空中屏障”。
